当前位置: > 尊龙人生就是博旧版 > 正文

湘潭大学女教授患癌15年丈夫摆摊卖红豆饼创造爱的奇迹

作者:admin 时间:2023-09-30 点击:

  湘潭大学女教授患癌15年,丈夫摆摊卖红豆饼,创造爱的奇迹,妻子告白:你是我的真英雄

  每每讨论起令人艳羡的爱情,网友们总会想到这样一对夫妇——双一流高校女教授和卖红豆饼的丈夫。

  在芒种与高考同至的这个6月,命运多舛的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李时华迎来了人生中的又一次手术,而陪在她身边的依然是丈夫刘卫东。

  “过两天,李老师要做个小手术,我得在医院陪着,目前也不知道要住多久,咱们的采访时间只能改为晚上了,线月末,就在采访的前两天,刘卫东还在为妻子李时华的又一次手术忙碌着。

  鼻咽癌、盲肠癌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后遗症,这些年来一直折磨着李时华,也让刘卫东心疼不已。即便是旁人看着也要感慨命运不公,李时华和刘卫东却泰然处之,他们的爱情也在与病痛的一次次战斗中百炼成钢。

  谈及这次为了保住听力进行的胆脂瘤切除手术,刘卫东说:“她是老病人,我也是照顾病人的熟手了。”虽然是老病人,但毕竟是手术,又是炎炎夏日,李时华的身体还是出现了一些状况。她吃不了太硬的东西,也吃不了外卖,只能喝一些稀粥吃一些软饭。住院陪护期间,刘卫东拒绝一切外界打扰,全身心照顾妻子,好在手术顺利。

  于许多人而言,今夏的篇章早已开启,可身体“千疮百孔”的李时华,却无法享受阳光和大汗淋漓的酣畅。尤其是这次出院后,她的身体更加虚弱,刘卫东穿着半袖,她却穿着长衣长裤。

  其实,这些年接连生病,不断地做手术和用药,使得李时华的免疫力大幅降低,视力、听力、记忆力也都衰退得厉害。

  为了增强妻子的免疫力,李时华刚出院,刘卫东就去买了决明子、枸杞、西洋参、黄芪给她泡水喝;为了让妻子听得更清楚,刘卫东一改以往的柔声细语,学着扯大了嗓门说话;为了确保妻子的安全,他从未让她独自出过门,怕她听不见、看不清、记不得。

  由于动过的手术太多,伤疤自是少不了。李时华脖子处的疤痕尤为明显,这也让爱美的她难以买到特别称心的衣服。但刘卫东一直很有耐心地鼓励她,陪她一起逛街。这次出院的第一件事就是陪她逛街,添置新衣服,“买了好几件,都还不错”。

  在刘卫东的精心照顾下,李时华虽然经受了很多痛苦,却也能苦中作乐,有余力时继续坚持工作,查资料、搞科研、写论文、做课题。而读书学习这件事始终是她此生最大的热爱。

  今年53岁的李时华,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的一个小村庄,1986年考入益阳师范(中专)。毕业前夕,班主任和成绩优异的她进行了一次谈话。

  谈及今后的打算时,李时华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没有提及自己的大学梦,说要报效家乡。因此,她错过了班里唯一参加湖南师范大学面试的名额。

  1989年,李时华被分配到乡中学教书,通过亲戚介绍,认识了年长3岁的刘卫东。彼此中意的二人在一年后喜结连理。婚后一年,两人的儿子出生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人间烟火见证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的满足与快乐,让小家庭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1995年,李时华被提拔为学校英语学科教学组长。事业顺利、家庭和乐,她却再也按捺不住心里的声音:“卫东,我想去读书。”

  要知道,那时的她几乎可以说是家里的顶梁柱。1997年,刘卫东从供销社下岗,一年多的时间里,只能靠打短工贴补家用。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将年幼的孩子、生病的母亲以及养家的责任一并留给丈夫,29岁的李时华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想去就去吧。”妻子的梦想,刘卫东亦全力支持。

  两年本科,接着读了研究生。毕业之际,李时华拥有了两个别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一个是进入湖南省社科院工作,另一个是在湘潭大学读博。

  很多人劝她边工作边读书,可刘卫东知道她有自己的坚持。“我的导师把学业当生命,希望他的学生也是,于是我把经济压力抛到一边,专心读书。”读博的1000多个日子里,她几乎把自己埋进了资料室。

  虽然辛苦,但值得骄傲与自豪。2008年,李时华不仅拿到了湘潭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还被湘潭大学聘为副教授,一家人终于团聚。

  起初她以为是天气干燥所致,不以为意,刘卫东坚持带她去医院。一系列的检查过后,医生神色凝重地把刘卫东叫到了另一间办公室,告诉他李时华患的是鼻咽癌,且已经到了中晚期。一般得了这种病的患者,很少能活过两年。

  刘卫东始料未及,呆立当场。李时华了然于心,“我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一时走不了的”。

  保命要紧,他们选择了更为经济的放疗方式,哪知相应的副作用让人难以忍受:分泌不出唾液,经常张不开嘴;牙龈受损,甜的、酸的都不能碰;易累,排队放疗,站了不到一分钟晕倒……再后来,脖子被烧伤,眼睛、耳朵等器官也受到影响。李时华接受不了残酷的现实,一度想要终止治疗。

  刘卫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而他能做的只有在旁给妻子加油鼓励。整整70多天的治疗过程,连个替班的人都没有,刘卫东一个人扛了过来。听闻什么食补的方子,只要李时华吃得下喝得下,他就去买、去做。在刘卫东的包容、支撑、鼓励下,李时华说服了自己,继续接受治疗。

  2009年3月,病情得到控制的李时华返回学校。“在家里她也闲不住,不是看书,就是给自己找事做。”和以往的每一次一样,只要是妻子想做的,刘卫东就会保驾护航。由于身体仍较虚弱,无法上课,李时华就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嘴张不开,无法说话,她便把修改意见写在纸上。

  2009年下半年,李时华开始授课。每个新学期,面对全新的面孔,她总是这样开场:“我生过病,喉咙不舒服,所以声音不大;耳朵也听不太清,还请大家见谅!”

  她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那时班上的学生都住在5楼、6楼,她走一阵歇一阵,走访至每一间学生寝室了解情况。后来体力跟不上了,她就利用QQ、微信和学生们谈心。

  2013年9月,刘卫东陪同妻子到湖南省肿瘤医院复查。医生告诉他们,只要癌细胞不再扩散,病情不再恶化,癌症基本康复了!

  多年来,为了给李时华治病,家里的经济早已捉襟见肘。李时华需要长期服用的药,大多不在医保报销之列。

  为了维持生计,刘卫东想了不少办法。学校办公室需要找人打扫卫生,他揽了下来;摆摊时间灵活,方便照顾妻子,他就摆摊;看到学生们爱吃红豆饼,夫妻俩一合计,把摊子支到了学校门口。

  孩子上学的费用、李时华治病的费用及家里的日常开支,除了李时华的工资,全靠“红豆饼”撑了起来。李时华身体好时,也会去摊位帮着丈夫忙活。学生们捧着手中暖热香甜的红豆饼,也见证着爱情最美的样子。

  2013年5月,湖南教育频道播报了刘卫东卖饼救妻的新闻后,湖南省妇联和一些爱心企业与个人纷纷表示要捐助他们。李时华和刘卫东一一谢绝了。

  “我们摆摊一天也能赚一两百元,和学校其他老师比起来确实困难,但社会上还有很多人比我们更需要帮助。”刘卫东说,他和李时华都是过过苦日子的人,并不觉得自己有多苦多难。这,不就是生活嘛。

  2014年2月2日,在儿子的鼓励下,向来低调的李时华站上了中央电视台知名栏目《向幸福出发》的舞台。面对着摄像机镜头,她动情地说着:“卫东,是你成就了我的梦想,并陪我闯过人生劫难。你是我心目中最伟岸的男人,真正的英雄,我爱你!”

  这档节目让这段浸润着红豆饼香气的爱情故事传播到了五湖四海。但是,李时华和刘卫东携手相伴的路上依然坎坷不断。

  2020年12月的一天夜里,李时华突然疼痛难忍,浑身冒汗。那段日子,她正感冒,刘卫东以为是感冒并发症,倒了热水,打开烤火炉,却都无济于事。

  他赶紧骑上电动车,把妻子送到了校医院。值班医生怀疑是胰腺炎,让他们去更大的医院。刘卫东不敢有半刻耽误,又赶紧载着妻子赶往市中心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后,李时华被确诊为盲肠癌。

  晴天霹雳!如果换作其他人,面对这样的打击,大概要一蹶不振了,但李时华和刘卫东有着夫妻连心般的默契:“生病是个人体质问题,日子还要继续过下去。”

  他们选择了积极面对,该吃药吃药,该手术手术。一切痛苦和煎熬,他们都一起扛。

  后来,李时华又得了胆结石、淋巴结节、胆脂瘤……刘卫东还是一如既往地陪着她与病魔搏斗。

  有个女病友先后患上了乳腺癌、卵巢癌,老公因此和她离了婚。但是,她没有放弃希望,也没有抱怨,而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坚强打拼,遇见需要帮助的人还会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不善言辞的他坦言,他们之间的爱情不是年轻人追求的轰轰烈烈,更多是两个人以责任守护一个家庭的细水长流。

  刘卫东不是浪漫的人,李时华恰巧也不在意。从恋爱、结婚到现在,刘卫东送给李时华的礼物屈指可数,搜肠刮肚了许久,才终于想到了一瓶记忆深处的猪油。

  “刚认识的那年冬天,我买肉熬了猪油,顶风冒雪骑车50多里送到了她的学校。”这瓶猪油也成了李时华记忆里那个冬天专属的味道。

  婚后,刘卫东的浪漫更加朴素,下班路上河边看到的野花,顺手采一些,回家插在瓶子里。香味在室内弥漫,淡淡的却无法忽视,就像他们对幸福的理解。

  可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爱情,给予了他们无条件信任对方的勇气。回想李时华在外求学的日子,刘卫东至今仍清楚地记得那些不绝于耳的关心、提醒和闲言碎语:“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这一走,还回得来吗?”“书可读可不读,你俩的差距越来越大,以后怎么办啊?”

  说这些话的有陌生人,也有刘卫东尊重的长辈,但他从没迟疑、动摇过:“她的眼里只有读书,她想读,我就支持她。”

  少些斤斤计较,善于发现另一半身上的闪光点,是李时华和刘卫东想要告诉年轻人的另一个婚姻秘诀。

  尽管自己身上伤病累累,用钱的地方数不胜数,可每每遇到有困难的病友,李时华总会忍不住伸出援助之手,有时候是给钱,有时候是送些电器、物品。刘卫东看在眼里,更觉得妻子是个善良的人,自己没有找错人。

  而善良也是李时华对刘卫东的评价,小到打破一个碗,大到整件行李弄丢,“哪怕有时候自己都觉得有些愧疚,他也从不责备我,总是对我说没事儿、没关系。”

  如今的李时华衣食住行更要处处在意。她沾不了油烟,只能吃软烂的蔬菜,赶上牙齿、牙龈痛的时候,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刘卫东不仅严格按照医生嘱咐去烹饪饭菜,还陪着李时华一起吃,用最直接的行动表达对妻子的爱。

  “因为时代不同,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这辈人的价值观存在差异。我们之间不会硬是要求对方符合自己的要求,而是尽量改变自己,相互包容、理解。”专注学业和工作的李时华,将家里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收入都交给刘卫东管。“绝不隐瞒,也不会给自己留私房钱。”

  “我们从来没想过公平不公平的问题,专心过自己的日子就好。”生活的苦辣酸压不垮乐观的李时华和刘卫东,他们依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向往和期待。

Copyright 2017 尊龙人生就是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