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尊龙人生就是博旧版 > 正文

19万名演员删减56分钟上映这部影史神作连好莱坞都拍不出

作者:admin 时间:2022-10-28 点击:

  原标题:1.9万名演员,删减56分钟上映,这部影史神作,连好莱坞都拍不出

  33年前,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带着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走”进了紫禁城。

  影片上映于1987年,保守估计100年内,都不会出现一部能跟它相提并论的电影。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从艺术而不是史实的角度,开启了一扇了解古老东方的神秘大门。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在中华这块土地上,拍出了好莱坞永远拍不出来的电影。

  尽管诞生于上世纪,演员对白还是全英文,但是经过33年的漫长岁月,《末代皇帝》不仅没有“落伍”,反而是被越来越多的影迷所认可。

  中国彻底打开了大门,使得世界各地有梦想的电影人,能够得到政府前所未有的鼎力支持。

  于是贝托鲁奇拿着筹备多年的剧本来到北京,一路绿灯为他敞开,没有任何限制。

  据说,当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本想着参观故宫,结果遇到贝托鲁奇正在拍摄,不得已被迫取消计划。

  最终,在第60届奥斯卡上,《末代皇帝》独揽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在内的9个奖项。

  光有奥斯卡还不够,电影还横扫了当年各大颁奖礼(金球奖、法国凯撒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总共50多项世界大奖。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上台致辞时说:“今年是属于它的一年….好莱坞已经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了。”

  《末代皇帝》的时间跨度长达60多年,叙事手法与《美国往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取材于溥仪的家庭教师庄士敦的著作《紫禁城的黄昏》,参考了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及其它相关著作。

  其实不难发现,导演贝托鲁奇擅长将小人物的命运,融入到时代的变迁中,借此展现一段特殊时期的历史故事。

  在溥仪还未彻底明白“皇帝”这个权力的象征,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意义时,一声枪声的响起,紫禁城内外已经是两个世界。

  城墙外,一群骑着马的警察在维护治安,轿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井然有序地在街边穿行。

  明明是不同世界的产物,却在同个时代保持着微妙的融合,一眼看上去毫无违和感。

  在贝托鲁奇的全景镜头下,小皇帝溥仪只是镶嵌在历史中一个无关紧要的“点”。

  庄士敦所带来的是一个全新视角,让溥仪看清了这个世界,冲破了旧时代的桎梏。

  昔日的大厦摇摇欲坠,大人们却将重任交给到一个孩子的手中,但他却只有5岁,或许他的作用只是一种象征。

  溥仪没有所谓的远见,以为自己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重新做回皇帝,没想到到头来只是别人的傀儡。

  《末代皇帝》完美诠释了镜头的色彩语言,用2小时40分钟讲述了溥仪60年的跌宕一生。

  当曾经的少年回家时,已经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末代皇帝”的称呼,好像是对他的诅咒。

  他浑身上下尊贵忧郁的气质,让贝托鲁奇一眼相中,几乎与溥仪的形象完美契合。

  但是贝托鲁奇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男一号会来得这么容易,所以又找了很长一段时间。

  从小养尊处优,三岁登基当了宣统皇帝。后来面临列强的侵略,几经辗转后他变成了“傀儡”。在战后又成了俘虏,最终接受现实沦为平民。

  在1980年,凭借《小花》获得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后,陈冲远赴好莱坞学习和发展。

  然而到了那个地方后四处碰壁,那段时间她几乎有了放弃做演员的想法,结果阴差阳错加入到贝托鲁奇的剧组。

  在剧中,原本只要写着婉容与溥仪发生口角后,独自一人坐在一盆花前,一边摘叶子一边流泪,表达自己的委屈与心酸。

Copyright 2017 尊龙人生就是博 All Rights Reserved